冬夜,一排排路灯照耀,民族团结牌坊静立在村口,郑家庄一派安宁。
“20多年来,村里没有刑事案子,村里老人不打麻将、不赌博。外村人说我们郑家庄真的好,人缘好,品德好。”74岁的郑晓东老人告诉记者,“不形成规矩,没有法律约束不行,违反法律就要受到惩罚。我们的村规民约规定得好,管理得好,道路、公园家家爱护、个个打扫,村子才干净整洁。”
郑家庄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三营镇的一个自然村,2006年确定为全省民族团结示范村,全村共125户525人,居住着汉、藏、白、傣、纳西、傈僳、彝7个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村。这里的村民忙时为农、闲时为商,宗教信仰各异、民族习俗虽然不同,但大家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依法治村一面旗
走在郑家庄的村道上,见不到稻草、粪堆、垃圾,路旁流淌的河水汩汩作响,树木青翠,静谧和谐。
“我为全村守一周,全村为我守一年。”郑家庄的联防队员人人都知道。54岁的村民郑文新介绍说,“我心甘情愿巡逻值班联防,村里3户为一组,每晚从村内3户中分别抽出一名青壮年劳力,从当晚7点开始到次日清晨8点,负责对全村的治安进行巡防,每组联防人员负责值班一周。”1991年,经过公安部门依法审批和专业培训指导后,郑家庄由每户出一名年轻劳力,3户为组,整村为队,依法挂牌成立了“郑家庄治安联防队”。曾担任过联防队长的段伟林说,“联防队还负责宣传法律法规、了解村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为民排忧解难等问题。”郑家庄逐步建立健全了群防群治体系。
民主管理新农村
“我家粮食增产,副业发展,全靠党的政策、靠科技、靠村里的民主管理。”74岁的郑晓东老人说,“村里的事,党支部、村小组先研究、决策好就宣传,家家户户都晓得,大家理解了,都支持。”郑家庄7个民族一个人,和谐稳定,共同发展,法宝之一是民主管理。
“村里的事,大家都热心。修村里的路,大家都齐心;铺篮球场,村里人晚上点灯干;搞活动中心的时候,挖的挖、记工的记工……”54岁的汉族村民郑文新说,“过去村里的瓦房只有三四家,要倒要倒的,现在家家有新房,水、路、电样样通,小桥流水在村头,公园湿地美如画。村容村貌好了,四里八乡都说我们村好。”他还介绍说,“我们村每个民族有一个代表,小事村民议事小组讨论决定,大事村民大会讨论决定;民族代表监督村规民约执行;村里的项目建设、集体支出村民说了算,村上每个季度就公布一次财务收支情况。”
“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村支书何国祥说,“党支部、村小组自觉带头,潜移默化大家自然认同。”谈起郑家庄的未来,何国祥信心满满:“今后,我们要建民族文化展示厅,记住历史、传承发扬;全力打造民族旅游示范村,全民共建、全民共有、全民共享。”
走进郑家庄,村中心公园的民族文化长廊格外耀眼。彰显着7个民族不同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及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一张张照片应接不暇:月光映照,音乐响起,身着不同民族节日盛装的村民有的跳起奔放的锅庄、有的跳起婀娜多姿的孔雀舞、有的舞起热烈的霸王鞭,不同服饰的人们齐聚举杯欢庆中秋;不同民族民房墙壁上彩画着各自民族特点的壁画,却浑然一体……兼容大爱、团结进步、共建共享溢满村庄,生机蓬勃。
村支书何国祥是藏族人,也是一个精明能干的民族团结致富带头人。何国祥凭着自己对药材的熟悉,走上了药材经营之路,短短数年便成了远近闻名的“药材大王”。除了药材之外,还建起了制红砖厂、组建了食品公司,成了村里第一个先富起来的人。39岁的汉族汉子王洪康是跟着何国祥干出来的,他说,“以前,家里全是茅草房。后来,他带着我做中草药材生意,几年打拼到我自己单独做时,还给我10000元垫本钱,2008年我家用了30多万元盖起了238平米的砖混新房子。”如今,王洪康还带动了他妻子和他舅子等一帮人在新疆等地做起了药材生意。不久前,当他听说洱源县职业高级中学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因家贫无法读书时,毫不犹豫出钱资助,他自豪地说,“家里生活富裕了,我也要像何书记一样,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帮助有困难的人,团结身边的人。”
“过去,村里冬天一身灰,夏天一身泥。现在家家盖新房,生活好了,人的法制意识也增强了。”17年来一直担任村支书的何国祥介绍说。他的家里,悬挂着村民们自愿捐赠的一块“润泽桑梓”的牌匾,“这是依法治村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一个标志。我做了微不足道的事,在村民的心里却很重,我很感激。”何国祥说。今年8月,他荣获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如今的郑家庄,公园湿地、小桥流水舒适清新,阳光文艺队等文娱活动如火如荼,生态环境优美、民族团结同心、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繁荣发展、群众安居乐业。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0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950元。